|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廳關于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各高等學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廳直屬學校: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9〕47號)和教育部、中組部、中宣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師函〔2019〕8號)、中宣部、教育部《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教材〔2019〕6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課程作用,加強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思政課建設分類指導,推動學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現就加快推進我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形成與發展規律,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堅持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堅持“全程貫穿”與“學段差異”相結合,做到育人主題一以貫之、教育內容縱向銜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使大中小各個學段知識相互聯系和貫通,使學生知識結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完善。 三、重點內容 1.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五育并舉”,突出育人功能和價值塑造,注重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增強整體化、系統化、一體化的教育意識,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需求,綜合考量不同的家庭、社會成長環境,全面樹立踐行“大思政”的教育理念,結合大中小學各學段思政課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等要素,統籌建立橫向貫通、縱向銜接的大中小學思政課程,實現思政教育和學生發展同頻共振。用全面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成長,教育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認識社會、直面人生,增強學生抵御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的能力,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之中。 2.建強師資隊伍。明確配備要求,足額配備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嚴格核定聘任條件,嚴把入口關。要適度擴大高校馬克思主義類專業招生規模,培養更多合格的專業人才,加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源頭儲備。完善編制保障,核定或調整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思政課特點及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建立健全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配置機制。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輪訓制度,加強新入職思政課教師崗前培訓;依托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學院、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等,每3年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至少進行一次不少于5日(40學時)的集中脫產培訓,并納入在職培訓記錄。完善思政課教師職稱評聘標準和辦法,各高校要在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工作中,嚴格落實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切實保證思政課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崗位比例不低學校平均水平。構建符合思政課一體化要求的教學反饋與調整機制,助推思政課教師精準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時刻關注學科前沿和政策動態,不斷補充新知識、了解新情況、吸收新經驗,及時調整教學進程和內容,實現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知識體系向價值體系的有機轉化。在模范教師、教學名師、各級教學成果獎等評選推選活動中向思政課教師傾斜,表彰一批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優秀思政課教師,激發廣大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能力和教學水平。進一步健全完善思政課教師退出制度。 3.開展交流研討。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領頭雁,要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研資源,主動對接中小學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建設跨學段跨學科的片區交流機制和集體研修備課機制,針對教材重點內容和難點問題,跨課程、跨學段組織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開展專題研修、集體備課、同上一堂課、示范教學展示等活動,打通各學段之間的教學壁壘;適時發布教學指南、教法建議等,就各學段思政課講什么、怎么講、講多深等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達到全員培訓的目的。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手拉手”備課機制,發揮思政課建設強校和高水平思政課專家示范帶動作用,共同探討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規律,打造一批思政課一體化創新課堂,形成質量較高且具有河南特色的大中小學思政精品示范課例,定期開展優秀課例展示活動,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組織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常態化大練兵、大比武、大展示活動,以賽代訓,以賽促建,充分展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成果。 4.建立評價體系。認真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專家選聘、職稱評審、崗位占比、課題申報、科研成果、實際成效、典型示范、激勵舉措等方面注重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思政課考核評價體系,將客觀量化評價與主觀效度檢驗結合起來,綜合采用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動態評價等方式,以科學評價提升教學效果。明確與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特點相匹配的評價標準,在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評價中教學實效和教學研究權重,開展思政課特色項目、特色課堂、特色備課組、特色教研組、特色學校、一校一品等系列特色評估活動,為拓展思政課教師發展空間提供多種渠道和有效保障。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思政課教師評價體制機制,加大思政課教師激勵力度,評先進、樹典型,鼓勵教師重品位、創特色,激發他們從事思政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思政課教師成長注入動力、活力。各地各級教育部門要將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和實際成效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各學校要將思政課學習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探索記入個人檔案,作為學生評獎評優重要標準,作為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參考。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納入教育發展規劃,作為學校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把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情況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考核、辦學質量考核指標體系;學校黨組織負責人是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學校思政課的統一領導,落實黨組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 2.設立指導機構。成立河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領導、指導、咨詢、督查、評估等工作,協調、指導和推動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有關決策部署及工作要求,打破思政課條塊分割、學段分割的壁壘,強化總體統籌和分類指導。 3.強化區域協作。依托辦學條件和成效較好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區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工作聯盟,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交互授課、交流研討、專題論壇、聽課評課等活動,搭建交流平臺,發揮區域協同作用,推動開展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的研究、宣傳、指導工作。鼓勵和支持中小學與有條件的馬克思主義學院跨學段簽約共建,充分挖掘資源,聯合開展教學研究。 4.強化督導檢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情況納入對學校督導的重要內容,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配備、培養培訓,以及學校落實思政課規定課程課時要求,開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相關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各市地、濟源示范區、直管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本地領導機構,明確一體化建設專責部門,統籌考慮,協同區域聯盟,做好本地一體化建設工作。 5.促進社會參與。要注重發揮各級黨校、干部培訓學院、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等應發揮自身優勢,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開發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項目。積極協調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等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提供便利。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拓展教師發展平臺和資源! 附件: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區域聯盟建設牽頭單位及片區名單(13個片區)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廳 2021年11月19日 |